L的推理

因为明天考试的缘故,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去图书馆占坐,虽然说二楼的基地因为种种原因失守了,不过好在大家同舟共济,所以虽然跑上跑下,累出一身汗,但座位还是有的

在八楼坐定后,准备看明天考的城规,可是屁股还没坐热,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是让我去图书馆门口领包裹,本来以为是负责管理班级邮箱的大C通知我,可是到一楼才发现不是大C,而是一个送快递的(某民营的小快递公司)给我发的短信,在确认我的身份后,把一个小包裹递给我,然后便开始我的推理

包裹不大,或者说非常小才比较合适,而且非常轻,稍微的摇动,发现里面没有动静,显然是有过处理的

再看包裹上透露的一些信息,发件人字迹潦草,姓名栏写的是王X栋,电话号码也基本不可辨认,包裹是上海寄来的,6-30号记出,7-1便收到,发件人显然知道我的地址和手机号码

说来也怪,一般给我寄包裹的都是家里人,而且都是用邮政来寄,并一般会提前打招呼,显然这次不是家里来寄的;而关键在于我的手机号是怎么流出去的,收件地址上写的是我寝室的地址,这个在校内网上我有留,所以不奇怪被知道,手机号的流出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无意,一种是被认识的人告出去的

小包裹让我想到了一些关于侦探的故事了(比较残的就是里面是一只耳朵或者手指),为了不惊吓大家,我决定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打开,打开后发现发件人非常的一般,并没在盒子上做手脚(还以为会有什么机关呢),不过里面的东西还是很让我吓一跳了,不是耳朵,手指,而是一张CD,而且是久石让的…..

里面除了CD外,还有一些广告纸,让在里面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CD被压坏,可见发件人也是非常小心这张碟的,不过这是个误导哈哈,一般人,比如我要寄CD,是绝对不会往里面放广告纸来保护CD的,说明发件人不是一般人,有两个可能,一是发给很多人,我也不例外,所以很职业的放了广告纸;另一种可能大家恐怕也都猜到了,那就是网上购物了,一般都会比较职业的弄一些保护措施.不过比较奇怪的就是我从没尝试过网上购物,而且也应该不会是因为网上购物而导致号码的流出,这也是一大疑惑

而CD是久石让的,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和演奏家,而寄来的CD是98年的一张交响乐集,共8首曲子,因为是全日文,从仅有的几个汉字推断,这张应该是久最有名的一张了—<幽灵公主>(日文里就一个汉字---姬),而我向来是SENS的粉丝,久最多也只能排第二,而发件人知道我喜欢久,说明他应该算比较了解我了,而这张CD价格也应该不低,基本排除发件人的随便发发玩的可能

推理到这里,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不过有几点基本可以确定或可以综合考虑了

一.发件人的身份,发件人是男的,从字迹可以看出来,而且比较了解我,发件地址上写的是上海,而我在上海基本上除了同学就没怎么认识人了,比较奇怪

二.包裹和CD,没有做任何的手脚,当然,如果过几天我突然挂了或者收到帐单则另当别论

三.手机号是如何流出了,基本上我还算比较注意保护的,从我自己流出的可能性相当小,而从别人那流出的话则难以推断了

四.发件人的动机,我并不认识发件人,他也从未与我联系过,而且他知道我的手机号,这个时候突然发一张CD来实在诡异

至于答案究竟是什么,发件人到底是何许人也,这一切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明天考试后再来分解!

夏雨折柳

黄梅时节雨,愁杀赶路人

期考在即,与钢习文于图书馆,天闷欲雨,酷热难当,午至回寝,聊以休息

然则不休则已,一休则日落云起,刹时惊雷四起,狂风乱作,余郁郁于寝,盼倾之雨停,乃得归图书馆

雨未停而信先至,家母电话亦来,乃知今之六月二十三日,高考出分之日也

余表弟(舜)继余,寒窗十载,然高考一役,未尽其能,家母唏嘘不已,而余亦颇惋之

弟少余四岁,低吾三届,其人敏而好学,勤读诗书,吾少时长者有笑吾者云”书痴”,而弟亦被笑为”书呆”;而吾幼时好吃肉,每夏至,身必起痱子,外婆笑之,取称”花和尚”,而吾弟则一表人才,细皮嫩肉,外婆笑之为”唐三藏”;自余高考之后,家人之心寄予吾弟,盼其成大器,而吾辈众弟之中,舜最近于吾,是故家父家母爱之有加,而余亦倾余所学,期其胜于吾

及至其高二分文理,舜问于吾,余难答之,家母则劝其循吾入理,而弟终取于文,然其功底不俗,居于年级前列,吾颇慰之,然则文理有别,吾难以身教之,况吾居家之日短,难以与其促膝长谈,实愧于为兄者

后每每家母来电,吾必问及舜,至高考前,其况甚稳,此亦喜亦忧,喜者其稳自可当高考,忧者其愈稳,其压愈大

至高考后,乃得空与舜长聊,其辞藻颇多,侃侃而谈,然则聊之不深,显受高考所累

及至今日,分数既出,乃知其未得发挥,其苦也,余为过来人,自知其中味

…..

…..

电话既挂,雨亦渐止,执伞回往图书馆,路经三好坞,忽一树当桥,视之,乃河畔一柳折枝所致,然则究其因也,或疾风,或骤雨,或迅雷,难辨也


配乐:Willow Bridge


时过境迁,表弟复读后考入武大,读他最爱的历史,硕士都快毕业了。而我也熬过博士工作了,想来读博时的惨淡时光,折柳说的似乎更是我。

2014-06-24

只是爱着你

又是一部清新淡雅的爱情小片,由出演过< 交响情人梦>的玉木宏和的宫崎葵主演,故事简单不复杂,甚至有俗的嫌疑,但导演显然也意识到这点,所以在场景和音乐等细节方面下了苦功,力图表现了初恋之纯之美

故事以摄影为主要的线索,联系了略带羞涩的男女主角,而作为一门艺术,其实我并不这么赞赏摄影,因为在我的眼里,它更像的是一门技术,尤其在这学期学过摄影测量后,更相信它作为技术的存在,但这并不让我讨厌它

艺术在我看来是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比如文学,绘画,雕塑,而摄影则不然,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必要的艺术手段和前面的艺术相同,但需要可以值得表达的东西来映相,就像机器人一样,对客观有更多的需求

我也有选修过摄影,而且是用最原始的机械相机,和电影里的故事一样,我也有试过冲映黑白相片,算是很让我感动的经历,冲映比起摄影来说,其实更像是一门艺术,不过现在数码横行,艺术被简化成柯达的标志,让人神伤

日本刚发明电子手表的时候,德国人把自己的机械手表技术放弃了,因为无论是成本和精度都不如日本的电子表,但瑞士人坚持了,到今天,瑞士表在利润率上是日本的近百倍;同样当数码相机发明的时候,美国的宝丽来公司也破产了,而现在它被认为是一种复古的时尚,我也是其小粉….

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或许并不是”一生一次的吻,一生一次的爱”,而是一开始,宏偷拍葵过马路的照片;还有就是最后葵的影展上,如蝴蝶蜕变后的葵的回眸一瞥;以及满布一角的葵偷拍宏的照片.

恋之纯纯,虽然没有爱有天意的轮回,没有情书的顿悟,没有四月物语的隐晦

但纯纯才是恋之真谛

海棠-合欢

虽然天气不算很热,但到底也是六月,夏天也算来了

五月那段时间,学校里的花赶集似了呼啦啦开好,但现在,基本只剩下叶子了,丝毫没顾及到还没好好欣赏缤纷景簇之美的我

学校里种的花种类繁多,具体多少我无法详知,最有名的,应该是夹杂在南门的樱花,北楼的广玉兰,但这不是我喜欢的,樱花易生易落,广玉兰难近难攀,喜欢的则是海棠与合欢,貌似没什么理由了,只是喜欢

樱花和广玉兰的一个好处就在于我认的出来,而海棠和合欢则是我一开始我不知道的,好在学校里基本每株植物都会有标识,方便了我这种花痴哈哈

海棠是在三好坞那,很遗憾的是我一直都没到过她开花,很可能看过也不知道是海棠(应该是花谢了才能看到那块写着垂丝海棠的牌子),现在看到的,只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海棠树了

关于海棠,大部分来自听说了,有名的有”一朵梨花压海棠”,居然给当成一本禁书的中文译名….;还有就是民国时期,听说当时的中国地图就像一片秋叶海棠,而后来外蒙独立后,中国地图就变成了今天的雄鸡

合欢则在所谓的小外滩那,因为一直要经过,所以对她关注的比较多,早在初春就看到了合欢的牌子,当时以为合欢是树的名字,不过合欢的叶子很奇怪,有些像含羞草,一枝伸出,细细的叶子两边密密的排,比樱之无叶,玉兰之蜡叶,海棠之凡叶特殊许多

直到五月某天从图书馆回寝,突然看到合欢开花了,合欢居然开花了!!!

和海棠不同的是,合欢的感觉全来自自己(除了鹿鼎记里的一种毒药…),合欢的话也是我见过最奇怪的花了,像一朵很大的粉色蒲公英,没有所谓的花瓣,也许是花瓣退化成丝状了吧,不过我宁愿把那些丝当作是雄蕊,就像晒干的毛笔一样散开着,而雌蕊也非常苗条,没有所谓的花柱之类的芯,一般来说,漂亮的花不香,香的花不漂亮,比如桂花,不过这么漂亮的合欢(起码我这么认为)还是很香的,至于是什么味道的香味,我是形容不出来了,应该比樱花浓些,广玉兰则太高了,没闻过…

从满地的落英中拾了两朵还算比较完整的想试试压花把她保存起来,不过我不得要领,合欢褪色的很快,但干瘪的合欢花又让我有拿去泡茶的冲动,可惜勇气不够…

海棠和合欢,一样因为陌生而喜欢,一样因为熟悉而喜欢,而且都被恶搞过

但,一样的喜欢

王者的游戏

这个评价来自于我最喜欢的游戏--帝国时代和我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而答案则是我最崇拜的一项游戏或者说是运动:棋

说来琴棋书画诗酒花,我最早接触的就是棋,不过最弱的也是棋,和我同命的还有苏东坡,金庸两位我的偶像(都是围棋),不过王者的游戏肯定不是只围棋,棋的种类比扑克牌的玩法恐怕还多,想当一名全者之王自然是不现实的,但这又何尝不是我的梦想呢.

指挥着自己的千军万马驰骋在棋盘的疆场,与可以匹配的对手杀将起来,岂不快哉

前两天把吴清源的自传看完了,对围棋这项古老而充满智慧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想写些相关的东西,以围棋为主导,以废话为形式,待暑假学来,与诸君厮杀

小学二三事(事一篇)

小学的事就多了

糗的,感动的,怀念的,一想就全部浮现出来

第二操场有四部好象是石头做的滑梯,其实应该是水泥做的,不过光滑到让我认为是石头的程度,好象为了玩滑梯,我有一次把裤子磨破了,我是不记得了,不过老妈老说破过,叫我不要玩了...

第一次作弊,好象是语文的一个知识测验,当时是全年级的一个比赛,关系到班里的面子,记得是同班蕊坐我前面,我被一道题卡住了,说是找个汉字,有口字在里面,发音为you,而且告诉是第四声,我只想到"又",但没口啊,所以写了个"只",后面好象有人说同班的可以相互"帮忙",蕊问我做完没,我说这题不会,她说"左右的右啊",当时我就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好在最后我没拿到奖,不然之后我会内疚很久哈哈

小学最爱的就是过生日了,每次都会叫上最好的一帮的朋友到家里闹,虎虎家在地委,离学校非常近,而且虎虎的人缘最好,人去的最多;良则老是搬家,也让我们羡慕非常,不过因为我向来是路痴,有两次迷路,第一次多亏一位好心的阿姨帮我给家里打电话,第二次则是和欧阳两人,迷路了倒也不怕,最后居然走对了…;

还有就是运动会,每次都笑死人,最好笑的是四年级,我体育一直都不是很好,但当时我还是对自己的短跑有点自信的,毕竟腿长点,而当时的同桌辉则擅长跳绳,结果后来运动会里老师安排我去跳绳和投垒球,我最差的两个项目,原因是,我腿长…而辉因为个子稍小,被认为阻力小,派去50米,结果我们两拿了蛋回来….

还有就是动画片了,要写的话可能很多,就简单说一点点相关的吧,小学可能作业少或者我比较聪明吧,都是做好作业回家的,到家里5:30左右,然后看动画城,大风车,江西台的动画,浙江台的动画,最后好象是四川台的动画,一直持续到8点最后一个动画结束,现在想想真不容易,再怎么烂的动画我都能看的津津有味,然后8点准时睡觉,这个作息一直保持到了四年级,作业要做到九点才能睡…当时比较喜欢的动画有圣斗士,魔神英雄坛,魔神坛斗士,机器猫,还有中央6台的猫和老鼠(小的,不是TOM&JERRY),其实最喜欢的是特迪历险记,太空堡垒,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这三部都没有上面的冗长,故事结束就结束,只不过结束后,我总会哭,小时候我很能哭倒是真的

小时候的知识体系:其实小时候我还是蛮聪明的,不过老爸老妈都不是很爱管我,所以我并没有学乐器,武术之类,最多就练过两个暑假的书法,也是半路出家,没什么长进,小时候书看的不多,最感谢小姨妈在十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套中国古典小说集给我,三国,水浒,聊斋,封神演义,儒林外史,没有红楼,可能也是到现在我也没看过红楼的重要原因吧,看过这些后就对演义很有兴趣,不过家里的书也不多,当时也只知道书店是卖习题的,基本不去,只能在很无聊的时候读一些很晦涩的书,比如说岳全传,家里只有下册,不过还是看的很爽;奶奶家有一本少数民族故事集我也很喜欢,阿凡提和蒙古的一个故事最多也最好玩,然后三年级左右,老妈居然花血本买了一套小百科全书,即使放到现在,我也很喜欢看,不过遗失了几本,甚为可惜;还有就是家里有一本日本小说<人性的证明>,内容很阴暗,但还不错;其他就很惨了,基本上就只看教科书了

关于奥赛,四年级的时候是我最用功的时候,因为当时数学的施老师充分调动了我的积极性,第一个做完卷子和做出别人想不出的题目是最爽的事,写两题经典的来考大家

1.用三根火柴摆出一个比三大比四小的数,火柴不能折断,不能交叉

2.

0 0 0

0 0 0

0 0 0

用三根线把上面9个圈连起来(好象有部动画片叫魔方大厦,里面用的是四条)

3.如果上面两题觉得简单就解这题吧,用四个0凑出24,这个题目知道现在我还用来吹,不过要用到高中的知识

关于体育委员:三年级的时候当过班长兼体育委员(也就一个学期吧),一般情况是不能兼任的,而且体育不是我的强项,来告诉大家秘密吧,,,,体育老师当时在追我姑姑,现在已经是我的姑父了,不过我还管他叫老师,他现在已经是三小的副校长了哈哈

关于分离:三年级的那次分班,使我们过早的体会了一次分离,很多美女同学被分走了,然后到初中又是一次分离,感觉去宜中的比一中多,不过三小的精英感觉都去一中了,之后的分分和和就多了,直到高中毕业,中间不断的看到小学同学,或不记得我,或不记得他,相视一笑,相忘于江湖…

小学二三事(人一篇)

小学的人其实记的已经不多了,和初中的记忆有些混合

现在想起来,只觉得那时的宁静和祥和,有时甚至觉得,我真那样的生活过吗,那样的无忧无虑,那样的纯洁天真,那样的幼稚无知的和大家生活过吗,而这一切仅仅在十年前,或许不能用仅仅修饰吧

良和虎虎,最早也是最真的结拜兄弟,自小学后就没再在一个班了,不过一直都在一个年级,经常可以看到,高一的时候,良和虎虎在二班,我在四班,而之后大家就被高考给淹没,良去了青岛,虎虎去了南昌

谦,和我很有缘的同学,小学五年,中学三年,高中还有两年,直到后来文理分科我们才分开,现在组成小学同学里的第一对吧,和五年级的一个同学,大家祝福

yoyoko,和我同姓,而且名的发音和我一样,不过因为小学我先报名,她在名字后加了一个子,后来高一她也在二班(貌似很多同学都在二班),再后去了文科,然后保送去了人大

老吴,认识十多年了,从学前班考试,因为老妈都是在农行,所以一直拿我们两个比,不过从认识到现在,只有一次考过她,那次还是因为她发烧,而直到现在大学里的四六级,我还是考不过她,委屈我老妈了…老吴去的是一中,一直是那的实力派代表,现在在哈尔滨

欧阳,三年级的时候从上高转过来的,学习非常好,连语文都保持在95左右,实在让人汗颜,而更好玩的是他老爸也是农行的,虽然不是一个院子,但多了很多相处的机会,中学也是在宜中,高一的时候在二班,高二时回到上高,现在天津

詹,小学五年,中学三年的同学,高中的时候在二班,如果我在二班的话,谦的位置要被她替代了哈哈,看过的书应该是同龄人中最多的,关于她的消息一点也没有了,听老7说起过一次,好象也不记得了

亮和子千,五年级坐我前面,两个人就想相声演员一样,一个逗,一个捧,虽然基本每天都会被老师批评,但每天都可以笑的很爽哈哈,亮去了一中,现在南昌,子千去了宜中,现不详了…

阳,对于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数学狂人,知道高二的时候还在坚持奥赛,而我则早就放弃了,施老师和老7的心血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而我也只有小学的时候能望其项背,现在郑州

哈,就是大胡子的那个哈哈,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可惜他在一班,不过高三我们又在一起,老是一起损,现在北京

斌,小学中间转过来的,而五年级的数学竞赛全市第一,初中的时候从一中来到宜中,现在重庆

松,在认识之前我们都是瘦子,结果四年级相识的时候,我们两个合肥了…松也一直和我在一起,后来因为生病留了一级,现在沈阳

恺和杰,五年级时的班长,杰是五小转来的帅哥,深受女生的欢迎,后去一中;恺初识则不详,但中学里近五年在一起,高二的时候合作拿下辩论赛第二,可惜是我拉后腿了;此二人一清华一北大,每每提到二君,施老师总是会会心一笑

帅,罡,磊,博都是同路回家的好朋友,对应的同路回家的女生则是芸,婷,媛,芳,老吴,很大的一个团队;最喜欢去帅家玩游戏机,还有他家的大白猫,让我又爱又怕;帅,罡,博,磊,芳,芸,媛一直在宜中,帅现在北京,罡在南昌,其他则不详了;婷初中一直和我一班,因为初中和老师闹了些小矛盾,后来去一中了,结果成了一中的校花,现在北京;而一直在一中的老吴可以做证

至于其他的校花班花还有很多,三年级的时候去化成岩爬山的时候留下了一张集体照,可惜老师拍的很不清楚,也是我的一大遗憾了,手风琴的肖,古筝的敏,舞蹈的音,文笔的露,班长的棠,画画的媛,还有很多我记不得的了,当然更多的是她们不记得我了,高中的时候在校报上看到露的文章,回家的路上看到媛,偶尔在球场边看到佳,或者比我低一届的音,更多被忘记的可能是我了,因为后来一直读理科,基本上校花的去向都不详了

因为那张模糊而且未在身边的照片,而三年级的分班也让我记的有些乱了,可能有许多人都忘写了,,,后悔当时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了

十年之前,在一个平凡的小城中一个平凡的小学里,平凡的我曾如此平凡的和同样平凡的大家度过一段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

小学二三事(物一篇)

最近在网路上遇到许多小学同学,偶尔一回想,不禁莞尔当时的很多事情

开始的时候家里住在中山路的农行,离家最近的是一小,我在那读的学前班,后来因为农行要整体搬迁,所以我转学去了三小

其实要算托同是农行院子里的老吴的福了,学前班她在隔壁班,后来也和我一样转三小,因为她老爹认识副校长,所以把她和我调到了所谓的"三算班"一班,就是学口算,笔算还要学珠算,而我妈号称是农行打算盘最厉害的之一,我也就又托了点福,珠算也还算不错

一年一班的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敖老师,是我的启蒙也是我最崇拜的老师,她的粉笔字写的一级棒,无论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和敬业,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师者之典范!

而我最早的朋友则是良和虎虎,虽然当时三国没全部看过,但桃园结义并不陌生,当时三人约为兄弟,只是座次有些好笑了,按年龄的话(良的排法),是良,我,虎虎;而我则用三国看,我姓刘,就当老大吧,虎虎则生就一双单凤眼,老二吧,良则被排在老三了...;虎虎的排名则是自己第一,我第二,良第三.综合全部积分来看,还是我的排法最科学哈哈

还有就是当时班上的美女特别多,后来到中学了,很多都成了班花,级花,甚至校花,好象班里现在还成了几对,羡慕...

关于三小,有很多说的,比如三小最出名的是操场特别多,有四个,当时指小操场,但也算全市最多的了,所以运动会是很热闹的,第一操场用来丢垒球,第二是毽子之类,第三是跳绳之类,第四是跑步

而教学楼则与操场类似,一年级在最里面,二年级在中间,三四五则在最外面

一年级教学楼介于三四操场间,很普通的一层建筑,教室后面有个很小的池塘,有很多同学爱去那玩,我倒不以为然,但有一次看到有个同学在池塘里捞出过一个小螃蟹,让我对池塘有了新的认识,甚至一度怀疑有龙王在下面

二年级教学楼介于二三操场间,也是一层建筑,不过窗户间的栏杆好像被破坏过,稍做手脚,连身材当时算还大的我也能钻进去,有段时间班里老丢东西,当时作为班长的我也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一次书忘带回家,结果自己去爬那个口子,结果还被同学看到,虽然我是磊落,但还是慌了很久,要是被打小报告可能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三年级则搬到当时最高的有五层的教学楼的一层,当时突然告知要分班,要分出所谓的"奥赛班",考的是很好玩的数学题,当然是现在这么认为的,还算比较顺利的通过了,和敖老师和李老师告别

四年级的班主任是语文的王老师,但因为是"奥赛班",所以数学的施老师更倾向于BOSS,施老师也是非常敬业的老师,不过和敖老师的柔和不同,施老师则是非常狂热的老师,为帮大家补习,甚至在自己家里开班,经常去那里蹭吃蹭喝,知道高考完了去看望她,大家还是在那里蹭了一顿饭和很多西瓜

五年级则到了顶楼,而奥赛班也成熟了很多,市里的比赛里居然拿了十多个一等奖,很有幸我也拿了一个;而后来的暑假里全市再次进行少年班的选拔,好象有三十人选入,算是奇迹了

六月偶感(关于毕业)

突然发现自己的偶感很乱,想每个月写一篇结果月初就写好了,反而把中间很多偶感给忘了…

1.最近的偶感来自毕业吧,5-31那天的晚会,传说中的03级毕业生典礼,让我又伤心了很久

大一在沪西,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像高中生一样过了大学第一年

大二到本部,02级毕业生典礼也是99校庆,我和小黑在操场边看完了,当时就很感伤,尤其是那个标题:相信吗,我们就毕业了

大三的今天,百年校庆+03级毕业,而我们就是明年,回首三年,后悔,感伤,然而,无奈


2.晚会有一段很感人,就是放了沪西的一些照片,虽然我最讨厌沪西的那段时光,但回看那段无聊,平淡,青涩的日子,又不免舍不得,割不断

天佑楼九楼的机房和底楼的停尸房

没有空调和新书的图书馆

全是蚊子的一教

门口有栀子花而且被我打扫过的二教

传说有鬼但未进过的三四教

打过一次羽毛球的体育馆

中午传出跑调的歌声和氨水味的校工厂

一天12小时不间断的篮球场

男生止步的生乐A

九食堂的蛋饼西施

我最爱的生乐食堂三楼西餐厅

令人恶心的937…

到今时今日,竟然可以让我流泪


3.人们总说失去才会珍惜,如果说沪西的话,倒还可以承受,我最怕就是明年此时大家要分别的时候,我肯定会哭,会醉,后悔吗?不知道

沪西初次见面就是男女配,我拿着孙悟空,找的是紫霞

室友是云,小黑,道哥

大一的时候闹转专业,我也写了,没成功,但还是有人转了

小黑,萧萧,翔子,宁,小美去了土木;晔去了建筑,林去了测绘;

大二才把我们班的女生认齐,小艾转过来了,彤去了GIS,到了本部,道长不住校了,转土木的兄弟也搬寝了

大三,男兄,vivian也来了,大家一窝蜂的抄股,打牌,K歌,玩杀人游戏,仿佛要把淡去的大一大二找回来

而马上的大四呢,我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赋予我的责任,拿考研作为挡箭牌,三年里,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本来不知道的东西,但真正要掌握的东西,自认为并没有掌握

时光流逝,总有一天,一切都将变为回忆

但是,有我,有你,有大家,只为寻找同一样东西的,那段奇迹般的岁月

将会永远,伴随着甜蜜的痛楚,在心中某个遥远的地方

一直,都在令人怀念的旋转着

–摘自<蜂蜜与四叶草>

五月末偶感(关于有时)

笑有时,哭亦有时

醒有时,醉亦有时

动有时,静亦有时

宽有时,怒亦有时

息有时,作亦有时

留有时,流亦有时

怕只怕,怕只怕

生有时,而死之无穷

爱有时,而恨之无涯

醉有时,而梦之无期

忘有时,而忆之无边

诺有时,而反之无虞

离有时,而归之无路

有时候,有时候

Page 33 of 37